望子成龍,不如我成龍
由於年紀也差不多了,認識的人除了討論買房外最多的話題就是小孩(薪水獎金其實也沒什麼好說了,大家混久就彼此知道了)。開始會討論要不要送私立小學、上了什麼才藝班……之類的,我覺得沒什麼好談的議題。
沒什麼好談不是我認為這些話題對小孩不重要,而是對於要透過這些方法達到的目的不重要。
為什麼會很多家長希望一路私校、考試都考 100分、都是程式設計神童、AI 小天才……?不就是希望他們之後能夠過得更好?至於什麼是好?那就是看父母的背景才能去定義它了。
對於父母本身成長過程就是透過教育,最後順利長大有個工作,從事白領或知識型勞工的傳統劇本中產階級的人來說(對了,年薪300萬,只要你經濟人格組織從屬性受給你錢的人支配,那依然是勞工。不會因為你多管了 5個小朋友就變發薪水的人。),所謂的好,常常過分簡化為:進有名的公司以及賺很多錢。
如果世界這麼簡單又直線就好了。
做了這麼多,結果目的只是要賺錢過生活?而且要鋪陳到不可知的 20年後才知道是否能夠達成目的。這其中還不考慮歷史性的巨變、無法阻擋的科技浪潮……不知道孩子是否能照著父母這套複製過來的劇本順利在 20年後收成?
父母的肩膀,基本上就是孩子在無法反抗時期的「巨人高度」(除非他在成長路上遇到其他巨人且沒有被父母巨人擊倒)。與其寫個 20年長度未知結局的劇本,不如讓自己繼續墊高,我想讓我孩子直接站在我的肩膀上。他想乘風而起,很好!如果想躺著看看雲朵,那也很棒!我也很喜歡。
這是我目前剛好有個契機可以再做選擇的其中一個原因之一。
孩子,你是來體驗人生多麼有趣的,不是來實現我做不到的事。我想要做的事,我自己可以完成。「你看到大草坪只需要儘管跑起來就好,並不需要在這年紀為 20年的世界會走到哪兒擔憂。」
今天看了一邊文章 小孩出人頭地的最短路徑,把之前的想法一起整理一下,就記下來了。
最近網路上有非常多的育兒方法討論,不是在討論說要對小孩嚴格一點,就是愛的教育。但是嚴格跟愛都是方法,重點在於到底育兒的目的,到底是什麼?
看了一輪周遭朋友的成長經驗,他們的發展過程,以及他們目前的成就,我認為 80% 以上一般人想靠育兒方式達成的東西,都可以靠家長的努力完成
簡單來說,小孩要那麼累,都是因為父母的怠惰。你對小孩期望多深,就是父母要多鞭策自己要多用力。
你要小孩輕易的自我實現夢想,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增加你的財力,社交力,影響力,與權力。
Ref. 小孩出人頭地的最短路徑
March 27, 2024
Last updated